Knowledge Management System Of Qinghai Institute of Salt Lakes,CAS
MIS 3以来雅鲁藏布江流域风成沉积及环境意义 | |
凌智永; 靳建辉; 吴铎; 刘向军![]() | |
2019 | |
发表期刊 | 地理学报
![]() |
卷号 | 74期号:11页码:2385-2400 |
关键词 | 风成沉积 年代 古气候环境 雅鲁藏布江 MIS3 |
摘要 | 雅江流域风成沉积广泛发育,其气候指示意义及年代的界定尚不够清晰。从雅江全流域视角出发,全面分析了不同区域风成沉积的发育机制及模式,同时对风成沉积年代数据归一化处理,并与全球气候对比研究。结果表明:①流域内风成沉积有盛行风场发育模式和局地风场发育模式,不同模式对环境的指示意义不同。②雅江流域风成沉积多堆积于末次盛冰期(LGM)以后,且主要发育于晚冰期(15 ka BP)以来的不同时段,冰川退缩地表裸露,丰富的冲洪积碎屑物源可能是风成沉积发育的主控因素;更早时段的风成沉积因LGM后气候转暖、冰川消融所致的侵蚀搬运作用而未能保存。③LGM以来风成沉积过程受区域及全球古气候环境共同控制,波动变化剧烈;其对30°N夏季太阳辐射、印度季风及西风变化信号的指示有所差异,但对YD等全球气候冷事件有较好记录,其沉积过程与高原面上其他区域既存在对全球古气候响应的同步性,又有其区域独特性。④流域内风成沉积的强烈堆积过程与全球气候变化并非简单对应关系,呈现出较复杂的响应模式。说明高山河谷环境的风成沉积除受大区域气候影响,还受许多局地环境因素控制,古气候环境的指示意义复杂。 |
语种 | 中文 |
文献类型 | 期刊论文 |
条目标识符 | http://ir.isl.ac.cn/handle/363002/15558 |
专题 | 青海盐湖研究所知识仓储 中国科学院青海盐湖研究所 |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 凌智永,靳建辉,吴铎,等. MIS 3以来雅鲁藏布江流域风成沉积及环境意义[J]. 地理学报,2019,74(11):2385-2400. |
APA | 凌智永,靳建辉,吴铎,刘向军,夏敦胜,&陈发虎.(2019).MIS 3以来雅鲁藏布江流域风成沉积及环境意义.地理学报,74(11),2385-2400. |
MLA | 凌智永,et al."MIS 3以来雅鲁藏布江流域风成沉积及环境意义".地理学报 74.11(2019):2385-2400. |
条目包含的文件 | ||||||
文件名称/大小 | 文献类型 | 版本类型 | 开放类型 | 使用许可 | ||
MIS_3以来雅鲁藏布江流域风成沉积及环(2941KB) | 期刊论文 | 作者接受稿 | 开放获取 | CC BY-NC-SA | 浏览 请求全文 |
个性服务 |
推荐该条目 |
保存到收藏夹 |
查看访问统计 |
导出为Endnote文件 |
谷歌学术 |
谷歌学术中相似的文章 |
[凌智永]的文章 |
[靳建辉]的文章 |
[吴铎]的文章 |
百度学术 |
百度学术中相似的文章 |
[凌智永]的文章 |
[靳建辉]的文章 |
[吴铎]的文章 |
必应学术 |
必应学术中相似的文章 |
[凌智永]的文章 |
[靳建辉]的文章 |
[吴铎]的文章 |
相关权益政策 |
暂无数据 |
收藏/分享 |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
修改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