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nowledge Management System Of Qinghai Institute of Salt Lakes,CAS
青藏高原晚新生代以来植被时空变化的初步探讨 | |
孔昭宸; 杜乃秋; 山发寿![]() | |
1996-12-15 | |
发表期刊 | 微体古生物学报
![]() |
期号 | 4页码:339-351 |
关键词 | 植被演变 环境变化 晚新生代 青藏高原 |
摘要 | 本文主要依据青藏高原众多断陷盆地湖相沉积中所取得的植物化石及孢粉学资料,间接证明中新世以后,青藏高原广大地区的亚热带常绿和落叶森林趋向减少,由桦木科、山毛榉科等北温带植物区系成分所组成的亚热带山地的落叶阔叶林显著增加。至上新世晚期,当在喜马拉雅山和横断山区生长着由高山栎组(QuercusSect.Brachylepides)和雪松(Cedrusdeodara)为主要组成的针叶阔叶混交林时,而青藏高原北缘毗邻柴达木盆地的昆仑山垭口地区,则分布着由云杉、冷杉、桦等组成的亚高山针叶林。进入距今240多万年的第四纪、伴随着全球性温度变动,引起森林和草原植被的多次交替,在早更新世间冰期时,昆仑山和唐古拉山区淡水湖沼广布,湖区仍有亚高山针叶林生长。至晚更新世,高原隆升高度接近现在时,森林面积退缩,植物区系组成和植被分区更加接近现代。值得注意的是,取自高原湖泊较高时间分辨率的孢粉学资料,揭示末次冰期间冰段、盛冰期、新仙女木期和大暖期植被和环境状况。 |
语种 | 中文 |
文献类型 | 期刊论文 |
条目标识符 | http://ir.isl.ac.cn/handle/363002/159 |
专题 | 青海盐湖研究所知识仓储 盐湖地质与环境实验室 |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 孔昭宸,杜乃秋,山发寿. 青藏高原晚新生代以来植被时空变化的初步探讨[J]. 微体古生物学报,1996(4):339-351. |
APA | 孔昭宸,杜乃秋,&山发寿.(1996).青藏高原晚新生代以来植被时空变化的初步探讨.微体古生物学报(4),339-351. |
MLA | 孔昭宸,et al."青藏高原晚新生代以来植被时空变化的初步探讨".微体古生物学报 .4(1996):339-351. |
条目包含的文件 | ||||||
文件名称/大小 | 文献类型 | 版本类型 | 开放类型 | 使用许可 | ||
青藏高原晚新生代以来植被时空变化的初步探(901KB) | 开放获取 | 使用许可 | 浏览 请求全文 |
个性服务 |
推荐该条目 |
保存到收藏夹 |
查看访问统计 |
导出为Endnote文件 |
谷歌学术 |
谷歌学术中相似的文章 |
[孔昭宸]的文章 |
[杜乃秋]的文章 |
[山发寿]的文章 |
百度学术 |
百度学术中相似的文章 |
[孔昭宸]的文章 |
[杜乃秋]的文章 |
[山发寿]的文章 |
必应学术 |
必应学术中相似的文章 |
[孔昭宸]的文章 |
[杜乃秋]的文章 |
[山发寿]的文章 |
相关权益政策 |
暂无数据 |
收藏/分享 |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
修改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