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nowledge Management System Of Qinghai Institute of Salt Lakes,CAS
水化学及氢氧同位素组成指示的涩北气田地层水成因 | |
李建森![]() ![]() ![]() | |
第一作者 | 李建森 |
2021-05-30 | |
发表期刊 | 安全与环境工程
![]() |
卷号 | 28期号:03页码:206-211 |
关键词 | 涩北气田 地层水成因 生物气 水化学 氢氧同位素 三湖坳陷 |
摘要 | 柴达木盆地三湖坳陷有世界上极为典型的最年轻的大规模生物气田,但是对于生物气的成因一直存在争议。从涩北气田地层水起源和演化入手,着重分析了其水化学组成和氢氧同位素特征,以深化对青藏高原生物气成因的认识。结果表明:涩北气田地层水中TDS含量分布在83.0~170.2 g/L之间,为高Na~+、Ca~(2+)和低Mg~(2+)、SO■的氯化钙型水体,δD值分布在-65.2‰~-51.0‰之间,δ~(18)O值分布在-6.6‰~-3.2‰之间;结合地层水水化学组分和氢氧同位素特征推断涩北气田地层水起源于东昆仑山冰川雪水,为冰川雪水转换为地下水沿山前斜坡带渗入三湖坳陷地层形成,并在地下水入渗、汇聚过程中淋滤溶蚀了地层中大量的盐类物质以及Sr、Br、B等微量元素,使得水体盐度逐步增加,运移至坳陷北部的背斜带,最终形成盐度较高的地层水;地层水的成因演化进一步指示涩北气田具有生物气横向运移、水溶气动态成藏的富集规律,也证明地层水的起源、运移和咸化过程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生物气的生成、运移和富集,因此在三湖地区进行生物气勘探过程中,应着重查明深部地层水的来源及其咸化过程,并在三湖地区及外围深部富锂卤水勘探过程中加强对生物气资源的关注。 |
DOI | 10.13578/j.cnki.issn.1671-1556.20201200 |
引用统计 | |
文献类型 | 期刊论文 |
条目标识符 | http://ir.isl.ac.cn/handle/363002/33860 |
专题 | 中国科学院青海盐湖研究所 盐湖地质与环境实验室 支撑部门 |
作者单位 | 1.中国科学院青海盐湖研究所盐湖资源综合高效利用重点实验室 2.青海省盐湖地质与环境重点实验室 |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 李建森,凌智永,李雷明,等. 水化学及氢氧同位素组成指示的涩北气田地层水成因[J]. 安全与环境工程,2021,28(03):206-211. |
APA | 李建森,凌智永,李雷明,&袁小龙.(2021).水化学及氢氧同位素组成指示的涩北气田地层水成因.安全与环境工程,28(03),206-211. |
MLA | 李建森,et al."水化学及氢氧同位素组成指示的涩北气田地层水成因".安全与环境工程 28.03(2021):206-211. |
条目包含的文件 | ||||||
文件名称/大小 | 文献类型 | 版本类型 | 开放类型 | 使用许可 | ||
水化学及氢氧同位素组成指示的涩北气田地层(2081KB) | 期刊论文 | 作者接受稿 | 开放获取 | CC BY-NC-SA | 浏览 请求全文 | |
水化学及氢氧同位素组成指示的涩北气田地层(2080KB) | 期刊论文 | 出版稿 | 开放获取 | CC BY-NC-SA | 浏览 请求全文 |
个性服务 |
推荐该条目 |
保存到收藏夹 |
查看访问统计 |
导出为Endnote文件 |
谷歌学术 |
谷歌学术中相似的文章 |
[李建森]的文章 |
[凌智永]的文章 |
[李雷明]的文章 |
百度学术 |
百度学术中相似的文章 |
[李建森]的文章 |
[凌智永]的文章 |
[李雷明]的文章 |
必应学术 |
必应学术中相似的文章 |
[李建森]的文章 |
[凌智永]的文章 |
[李雷明]的文章 |
相关权益政策 |
暂无数据 |
收藏/分享 |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
修改评论